一部影片的主题思想,决定了其所承载的价值观,是影片创作者通过塑造艺术形象、表现社会生活而要传达的基本思想,是创作的目标和指南,是一部影片的骨髓和灵魂。
《南平红荔》是一部典型的英模人物主旋律影片。影片主人公詹红荔是全国重大典型、全国模范法官、全国三八红旗手,她的先进事迹已经通过新闻报道得到了广泛传播。将这样一个先进典型搬上银幕,不能仅仅简单地将英模的事迹影像化,而应当找到新闻之外的视角,将影片要传达的主题思想向最广处扩展,向纵深处开掘。一部影片的主题思想,决定了其所承载的价值观,是影片创作者通过塑造艺术形象、表现社会生活而要传达的基本思想,是创作的目标和指南,是一部影片的骨髓和灵魂。
影片对詹红荔精神进行了崭新阐释,突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主题。该片的核心思想是,一名基层法官以自己的司法实践推动了国家立法进程。也许在这个过程中,她的力量是弱小的,她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,但是,她思考了,她努力了,国家的法制建设需要这样的思考和努力!詹红荔身上具有 的这种精神特质,在关于她的新闻报道中从来没有被总结过,正是电影创作者对詹红荔精神内涵进行更广更深的挖掘后,以特有的眼光发现和捕捉到的。尤为可贵的是,这样的主题思想以前影片都没有表现过,这样的法官形象影视作品中也没有出现过。所以,《南平红荔》的主题是独有的,思想是深刻的,因而也是极具价值的。
影片传达了人类共有情感,表现的是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。凡是能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,无不表现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。《南平红荔》向观众传递的,一是父母对儿女的亲情,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。影片中,无论是被害少年母亲的哭诉,还是犯罪少年父母的忏悔,都会深深刺痛观众的神经。二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怜爱,这是一种直接自然的情感。对不幸的孩子抱以同情,对失足的孩子施以援手,这种情感发自每一个成年人的潜意识。影片中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懵懂少年,那些意外夭折的年轻生命,会让每一个观众感到惋惜和心痛!三是这部影片有一个最大特点:剧中所有人物,无论是法官还是百姓,无论是被害人还是被告人,都有一颗向善的心。用一句通俗的话说,电影里都是好人,没有坏人,每一个人物的内心都是正直善良的。这体现了创作者的积极心态:向观众传达正能量,带来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期盼。
看完电影之后,我的第一感觉,是整部电影的构图取景既漂亮又饱满,特别是在群山环绕下的乡村田野之间,处处透着雄壮和秀美,而“糖桥”的首尾呼应更是整个主题的点睛之笔。客观来说,如果以往的主旋律电影都能做到如此精致程度,我想现在绝大多数的年青一代,也许会更加愿意接受这些电影中所传达的信息。
在目前的中国,社会对有前科的未成年人缺乏普遍的宽容和关爱,刑罚报应的观念,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许多人的思想里。在电影中,我所看到的詹红荔,不仅专业素质过硬,同时也非常能够体谅当事人和当事人家庭的情况,并且以实际行动地去帮助他们。当然,也许是电影艺术渲染的缘故,主角从哪方面看似乎都无可挑剔。只是,从我工作中接触的数百名中国法官的经验来看,无论是基层的还是最高法院的法官,一个个都是鲜活的人,都有自己的压力和烦恼,但是,也有着坚定的理念。如果中国大多数法官都像詹红荔一样,那我相信中国的法治建设将会大踏步前进。
联想到自己的本职工作,虽然与法官工作有很大的差别,但红荔精神确实可以传承的。爱岗敬业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。